首页 > 协会工作 >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召开行业信息新闻发布会
协会工作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召开行业信息新闻发布会

时间:2008-10-24 13:12:09
在2008年世界经济环境经受考验的大背景下,中国饮料行业依然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为了让饮料全行业感受发展的新动向、捕捉发展的新信息,不断提高质量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共享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饮料工业协会10月20日在北京皇家大饭店召开“中国饮料行业信息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由协会副理事长、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新礼主持,邀请协会副理事长、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睿作2007~2008年间重要行业发展数据的信息发布,并请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亚利作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基础性工作和重要行业活动的信息发布。协会副理事长、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发来贺信,祝新闻发布会成功召开。

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有来自国内外饮料工业产业链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共130余人。有来自《经济日报》、《中国质量报》、《人民日报市场报》、《中国包装报》、《消费日报》、《中国食品报》、《中国食品质量报》、《人民网》等近二十家媒体的记者到会。

亮点一:2007饮料产量高速增长 广东浙江继续领跑

新闻发布会首先通报了2007年中国饮料行业的总体发展概况,介绍了全行业以及饮料分品种产量变化的翔实数据。

2007年我国饮料行业继续高速增长,饮料总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达到5110.11万吨,比2006年增长20%以上,其中产量最大的品种是包装饮用水,占总产量35%以上。除碳酸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包装饮用水以外饮料品种的产量增幅大大高于饮料总量的增幅,发展势头迅猛。

产量大省的格局变化不大,饮料总产量前六名的广东、浙江、河南、山东、上海和江苏的产量之和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与2006年相比,江苏挤掉北京进入前六。广东和浙江的饮料产量继续遥遥领先,其中广东的饮料总产量及碳酸、果汁、瓶装水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2007年饮料行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861.40亿元,行业利税总额大幅增长,盈利能力略有提高。

亮点二:2008“非三大”产量腾飞 规模企业明显增加

在关于2008年前8个月中国饮料行业的总体发展概况的信息中可以了解到,2008年1~8月,全国饮料总产量依然保持较高的增幅, 4228.76万吨的总产量比2007年同期增长22.87%,但饮料各大品种所占比重有所变化。其中碳酸饮料略有下降,果汁及果汁饮料的增幅大大低于饮料总量的增幅,包装饮用水的增幅略高于饮料总量的增幅。“非三大”饮料产量比2007年同期大长48.30%。

地域的消费水平决定饮料的产量,东部地区依然是主产区,其产量占我国饮料总产量的56%以上。统计期内,全国各省市饮料总产量的排序依次为广东、浙江、河南、山东、湖北和上海,六个省市总产量之和占全国总产量的52%以上,其中湖北挤掉江苏进入前六。吉林、河南和四川包装饮用水产量增长较快;天津、河南、浙江的“非三大”饮料产量增长较快,对饮料总产量中各品种所占比重产生较大的影响。

2008年1~8月饮料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371家,同比增加226家,规模企业明显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平稳运行。

亮点三:行业协会搭建四个平台 为饮用安全保驾护航

赵亚利秘书长在介绍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行业活动时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饮料作为一种日用快速消费品,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消费逐年增长。在今年国家经济经受多重考验、食品安全倍受世人关注的情况下,前8个月全国饮料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0%以上的重要原因,是饮料行业始终把“饮用安全第一”作为追求的目标,饮料品种多、市场互补和交替发展的特点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饮料的安全性要求、品种多样化、包装创新和节能降耗,对饮料工业产业链不断提出新的课题。产业链中的国外供应商不断向中国市场提供高效、高质和节能降耗的产品;中国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正在缩小与世界强国之间的差距,饮料制造业正在向高新技术、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和节能降耗方向发展。“一步法”吹瓶、容器轻量化、包装个性化、无菌灌装、酶处理、反渗透、植物萃取浓缩、传统食品饮料化、CIP、HACCP、现代销售工具等技术的研究获得广泛应用;新的原辅料和新的包装材料都在满足着饮料工业的工艺创新。市场每年都有新的饮品问世,满足不断发育的消费市场和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赵亚利秘书长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搭建的质量标准、社会责任、行业自律和科技商贸交流四个平台分别进行了阐述。

搭建质量标准平台

产品标准是规范产品的精确准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依据。协会从2005年开始组织业内专家制(修)订20多项国家和行业饮料产品标准。由于新标准和标准中新条款的制定,使消费者能经常感受到饮料的“新气息”和“新活力”,“新”为整个饮料行业带来商机。协会连续组织大豆饮料、茶-咖啡-植物饮料、蛋白饮料、果蔬汁饮料和包装饮用水的高峰论坛,围绕相关饮料的工艺技术、质量控制、市场开拓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高水平的交流,从技术、质量和市场多方面引导企业开发高品质的新产品。同时在各项产品标准制(修)订中,保证食品安全条款是前提,防止假冒伪劣是重点。

搭建社会责任平台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重视宏观社会责任工作的开展。组织制订的《饮料制造取水定额》行业标准的颁布实施,将对饮料生产企业节约生产用水进行指导;正在起草的《饮料制造综合能耗限额》行业标准,将对饮料生产综合能耗的限定值、准入值和先进值进行规定。这些涉及节能降耗环保技术指标的行业标准将促进饮料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也为产业链中所有产品质量的提高和节能降耗提供了技术依据。协会主持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饮料制作工》已经颁布,与标准配套的《饮料制作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即将出版。协会希望通过职业培训这种公益性的工作,努力造就一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高劳动技能的饮料行业新型职工队伍。

搭建行业自律平台

行业自律在饮料行业开始形成共识。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饮食、体力活动与健康”全球策略,2007年6月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在北京主办了“2007 饮料•运动•健康世界论坛”。饮料企业在会议期间签署的《IBFSH2007 北京宣言》,承诺了中国饮料业在我国健康事业发展中的责任。包装饮用水是我国饮料市场的主流产品,在不断的争议声中,连续5年占全国饮料总产量的35%以上。围绕中国包装饮用水健康发展的主题,2008年9月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在深圳主办了“2008中国•国际包装饮用水峰会”。12家包装饮用水“巨头”企业在会议期间牵头签署了《中国包装饮用水行业自律公约》。

搭建科技商贸交流平台

协会积极建设饮料行业的科技商贸交流平台CBST ---“中国国际饮料工业科技展”,以期推动饮料工艺的技术创新,进而拉动原辅材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和机械装备等整个产业链的科技进步,为全社会生产出更安全、更符合消费需求、更节能、更环保的饮料产品。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从2003年开始举办的CBST是行业协会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创新,是将饮料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产业链供应商企业聚集到一起的尝试。CBST将以探讨饮料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交流饮料生产过程节能、降耗和环保的新技术、展示各品类饮料全自动生产线装备的最新科技成果为基础,使饮料全行业和产业链中的所有企业都能及时获得行业信息、策划发展思路。

饮料行业信息发布结束后,克朗斯公司总裁宫喜德先生、西得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陈志俊、南京轻机董事长焦选生、达意隆董事长王忠和大闽公司李扬先生分别表达了对中国饮料行业快速发展的赞叹以及对CBST2009的期望。之后参会媒体记者就“饮料食品安全”、 “目前饮料行业的市场环境”、“饮料行业的节能降耗”等热点问题,与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各位副理事长进行了现场的咨询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