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山西发布《食品安全公众风险认知调查报告》建议
社会新闻

山西发布《食品安全公众风险认知调查报告》建议

时间:2018-04-08 10:05:40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加强特定群体科普力度 提升食安风险认知水平
3月25日,山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山西省食品工业协会、山西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公众风险认知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提升公众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水平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覆盖山西省全省11个地级市的75个调查点(区/县/县级市)和全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共60个调查点(区/县/旗),共获取有效问卷7309份。
《报告》从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知识调查、态度调查、行为调查、差异性分析等方面展开了具体的分析。结果显示,知识调查方面,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的区分能力不足,常常将非法添加物误认为是食品添加剂。其中,受访者对色素、甜味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的辨识正确率均较高,分别达65%左右,而对瘦肉精、三聚氰胺、吊白块、苏丹红和塑化剂等非法添加物的辨识正确率较低,分别为15%左右。
在购买食品时,所有被调查者最关注的信息均为生产日期/保质期、新鲜程度和价格等信息,而对过敏原信息与食品安全认证等信息的关注度较低。在食品安全教育次数的调查中,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没接受过食品安全教育,其次为接受过1~2次食品安全教育,占比达15%左右。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食品安全认知知识调查中,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关注度和对食源性疾病的认知水平呈现显著差异。在公众的食品安全认知态度调查中,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态度呈现显著差异,居住在城镇、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被调查者态度比平均水平更加保守。公众对食源性疾病的态度也呈现出显著差异,19~40岁年龄组和食品相关职业被调查者对其知晓度高于非食品相关职业人群。
针对调查情况,《报告》提出了提升公众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水平的建议,包括要加强对特定人群尤其是农村地区人口、低收入人群以及低学历人群的科普宣传力度;精准定位科普对象,尤其是未成年人与食品从业人员等高危风险人群;创新多维科普渠道,加强官方消息及时准确的发布、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阵地以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力量等。